工大新闻

首页

青春激扬 挺膺担当:河北工大青年师生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回信精神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河北工业大学广大青年师生积极关注,掀起学习热潮。

回信全文

习近平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

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

新疆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

来信收悉。你们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历练和成长。

这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志愿服务,无私奉献,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五四青年节就要到了,向你们和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

习近平     

2025年5月2日

河北工大青年热议回信精神共话青春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年来,我校团委高度重视实践育人,积极动员学生参与西部计划、支教服务等基层志愿服务项目。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奔赴贵州、新疆、陕西等西部地区,深入乡村,在教育一线挥洒青春汗水,不仅助力了当地基础教育发展,也锤炼了意志品质,提升了群众工作能力。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持续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鼓励更多的青年学子勇敢地走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校团委副书记 王东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这既是对西部支教志愿者的勉励,也是对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期许。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和挂职团干部,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工作者要心怀“国之大者”:一方面要立足三尺讲台,用扎实学识启迪学生智慧;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鼓励他们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支教志愿者为榜样,既做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更做涵养德行的“人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青春力量。

校团委挂职副书记 梁晨


作为一名201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在西藏昌都地区人民医院服务一年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扎根基层的意义。看到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尤其是信中“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号召,我的内心澎湃不已。这不仅是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更是对我们全体西部计划志愿者初心与坚守的深刻印证。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既是火炬也是号角。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以“奋斗者”的风貌,在医疗帮扶、教育支援等领域赓续志愿精神,让“强国有我”的誓言在西部热土上永远回响!

校团委挂职副书记 黄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的回信中强调:“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志愿服务,无私奉献,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我备受振奋,也有幸能够成为“到西部去、到乡村去、到基层去”的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中的一员,到陕西富平的基层小学去服务历练。在西部支教和参与学校服务“经济强省 美丽河北”行动计划的实践中,我不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进实践:结合思政专业特色,开设“红色”小课堂,挖掘当地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一线,到基层乡镇调研“羊奶”“柿饼”产业,总结产业振兴的经验,调研“柿染”“陶艺”文化,宣传乡村非遗的文化魅力;在校学习期间广泛参与“三下乡”和“返家乡”社会实践,体验省情,服务河北。当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投身基层、奉献基层”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选择和责任。作为新时代青年,就是要用实际行动不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杨国伟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和即将去新疆支教的志愿者,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回信精神,我深感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这不仅是对志愿者的殷切嘱托,更让我回想起军旅生涯中“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誓言。

在部队时,我曾驻守海岛,深知边疆的艰苦与坚守的分量。如今选择赴新疆支教,正是要将这种精神转化为教育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期许的那样,青年应当以“青春之力”服务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要在实践中“淬炼本领、锻造品格”。我将把军人的纪律性融入支教工作,把部队“同甘共苦”的团结作风带入课堂,

既做知识的传播者,更做精神疆界的守护者。

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黄金涛


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如同一束明亮的火炬,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令我心潮澎湃、倍感振奋。这封回信,不仅体现了国家对青年投身西部志愿服务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更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我前往西部开展志愿服务的信念愈发坚定。 

在五四青年节前夕,读到这封回信,也让我对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追求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回首过往与边疆学生相伴的日子,那些知识传递的瞬间、那些思想碰撞的时刻,都成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这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理想信念的交融与传递。当看到孩子们在成长中逐渐理解家国情怀,懂得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紧密相连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青年投身西部,不只是无私的奉献,更是一场与祖国同频共振的生命历练,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支教,是我坚定不移、从未后悔的选择。未来,我将以回信精神为指引,以青春守护边疆的每一寸土地,用理想点燃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之火,把个人成长深度融入国家发展的宏大蓝图之中。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一位青年都勇担使命,就一定能让青春在服务边疆的热土上绽放出更加耀眼、更加绚烂的光芒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属于我们的青春力量。

第25、27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人文与法律学院硕士研究生 杨梦琪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饱含关怀与期许的回信,研读《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后,我深感责任在肩,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纲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

来到西部支教,我甘愿在教育沃土中砥砺深耕。在语文课堂上,我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思考社会,表达独特见解。在综合实践课上,我融合艺术、科学等多领域知识,组织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等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探索欲。开设英文儿歌社团,通过欢快的旋律、有趣的动作,让孩子们感受快乐英语的魅力。

未来,我会继续扎根西部,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西部教育添砖加瓦,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韩玉冰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与《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为青年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服务于乡村教育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我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以人民为中心”融入支教实践。在新疆若羌县,我们发起“红领巾小课堂”,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助力乡村振兴;链接河北工业大学资源为当地学生开设科创课程,开设各种精品社团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青春在边疆绽放。

到西部建功立业,既是理想的召唤,也是时代赋予青年的崇高使命。未来,我将继续扎根基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人文与法律学院本科生 张欣宇


材料来源/新华社 校团委 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单位审核/王东辉  崔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