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新闻

首页

情系巴音,助力科研——访我校化工学院援疆教师任铁真

     621日,新疆库尔勒市巴音职业技术学院传来喜讯:来自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援疆教师任铁真主持申报的科研项目“生物质炭的多级孔制备与超电性能研究”获得自治区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这是巴音学院多年来首次获得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了科研工作新的突破。   20158月,河北省委启动新一轮团队援疆工作,受组织选派,作为我校援疆工作的“第一人”,任铁真老师带着使命踏上旅程,前往巴音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工学院担任支教工作。任铁真教授曾在比利时那慕尔的和平圣母大学(FUNDP) 无机材料化学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无机、物理和结构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作为引进人才到我校化工学院无机化学学科担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无极氧化物的复杂多孔材料和纳米结构材料的合成和功能化应用研究。   “不要叫我干部,我是老师” 任铁真老师来到的新疆库尔勒市巴音石油化工学院,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优质师资队伍都相对匮乏,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就这样,任铁真老师承担了14高职4班的《传质与分离》课程的教学任务。 14高职4班一共有50名学生,这些新疆学生让任老师又“爱”又“恨”。他们热情、纯朴,但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经常问出许多啼笑皆非的问题。于是,任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通过激发兴趣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采取生动活泼的实验、实训课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知识点的普及,面向学院学生开设了一些理论紧密联合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系列专业讲座。  学校的生源以汉族学生为主。维族学生是少数,他们汉语水平相对较差,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和他们沟通。通过真诚的努力,任老师迅速融入当地,成为了学生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良师益友。艾比布拉是任老师班上的一个维族学生,家境贫困。在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后,任老师在课堂之外给了这个孩子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在毕业答辩的时候帮助他解决不认识的汉字,毕业后帮助他联系就业,最后艾比布拉在新疆库车的一个小学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和教学工作相比,任老师坦言更难适应的还是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新疆确实是落后,和我们九十年代的生活水平很相似。路上基本没有公厕,卫生状况也很差,放在电脑上的捕蝇纸上一天便落满了苍蝇。学院也经常停水,于是给每位老师配备了大桶储备水。干燥多风沙的气候使任老师经常流鼻血,“住宿舍里感觉到风吹,赶上四五月份的大风天气差点都能把窗户刮下来。巴音学院的领导都说我们这里每年只刮两次风:一次是一月到六月,一次是六月到十二月。”  面对如此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任老师淡淡的说:“本来就是工作来的,时间久了也就适应了。”刚到学校时,学校的领导和同事经常尊称她为“干部”、“任教授”。对此,任老师很不以为然。“不要叫我干部,我是一名老师。” “领着大家搞科研”  来到新疆后,任老师发现这里资源丰富,尤其是巴州的芦苇、棉秸秆资源特别丰富,非常适合做高性能的活性炭电极材料。活性炭不仅附加值高,后期处理成本低,可以作为大型交通工具动力性能源的补偿,而且在水处理、医药等领域都能发挥重要作用。该项目的实施将为巴州生物资源的利用寻找到更好的途径。  当地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意识都相对落后,特别需要人引导。任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给石油化工学院的教师们做有针对性《基金结题的注意事项》、《多级孔碳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等的专题辅导, 一步一步,从“引导”到“引领”,与学院老师共同开展了负载及有机污染物吸附与降解等科研工作。  一进入实验室,平时那个“平易近人”的任老师好像变了一个人,变得严肃认真,不苟言笑,对每一个实验人员都严格要求。任何一个实验流程出现问题,任何一个细节操作不规范,她都会板着脸,要求老师和学生们重新做一遍。  由于石油学院缺少实验资源和设备,任老师便从学校带来价值近万元的氧化石墨烯样品和部分科研设备。今年五月,从河北工业大学校配套的援疆科研设备安装调试成功。同月,任老师带着石油化工学院的邱书伟和马琰两名老师来到河北工大化工学院开展科研培训,认真学习了多级孔碳材料制备技术及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仪的原理和使用,还制备了芦苇、棉秸秆等生物质多孔炭。经过半个月的学习实验和培训,他们基本掌握了研究方法和技巧,带回了实验样品。  邱书伟老师深有感触的说,一年来,任铁真教授手把手的教我们,现在我们可以独立做实验了,还带动了全系老师参与实验。以前我们对科研摸不着门,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努力。她领着我们找到了方向,搭建了科研平台,传授了科研思路和方法,还指导我们走向科研之路。真正做到了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 “我还会回来的”  300多个朝夕,任老师回忆起来时嘴角有笑、眼中有泪。这段深入祖国大西北工作、学生、生活、科研的切身感悟,将是任老师一生都无法忘怀的经历。“经常回忆起和学院老师一起查宿舍、做实验,和同学们一起上课、过节时的情景,大家共同经历,一起成长,真的是一种收获。”援疆工作结束后,石油化工学院院长薛平给任老师发来这样一条短信:“有一种感情,不管多久,依然纯朴;有一种信任,时过境迁,不会改变;有一种友谊,超越地位,尤为珍贵。愿你平安快乐每一天。”  虽然实实在在的援疆工作结束了,但是与新疆的感情却未结束,“我还会回来的。这次立项的研究周期为三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我会经常回来,指导大家完成这个项目,逐渐把这个项目带起来,把学校的科研水平逐渐提高上去。新疆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了,我还会回来的。”
任铁真老师给师生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任铁真(右四)和学院师生合影